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六安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暂行办法

时间:2024-06-29 13:01:5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1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六安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暂行办法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六安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暂行办法》的通知


六政办[2004]46号

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七月十九日
  

六安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固定资产的处置,是指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等。
  第四条 市政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负责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市政府采购中心办理。
  第五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根据省规定的审批权限,将需处置的物品开列清单,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财政部门批准。
  第六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交有关文件、证件及资料:
  (一)资产价值的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帐凭单影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
  (二)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
  (三)评估机构出具的有关资产评估文件;
  (四)报损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损失价值清册,以及鉴定资料和对非正常损失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五)提交单位领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行政事业单位)》。
  第七条 处置固定资产单价或批量总值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实行公开拍卖;一万元以下且不宜拍卖的物品,可采取协议转让、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方式变价处理。
  第八条 拍卖必须委托市政府指定的拍卖公司进行拍卖。
  第九条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买卖的物品,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第十条 拍卖应采取有底价的方式进行。拍卖之前应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由市政府财政部门会同物价部门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拍卖标的保留价,按高于保留价的最高价成交。
  第十一条 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其余额应当及时上缴国库。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由财政部门列入部门或单位预算,用于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第十二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出、报废、报损的资产,申报单位可凭财政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理批复书》,调整有关资产、资金帐目。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处置的资产,申报单位凭实际交易价格调整有关资产、资金帐目。
  市政府财政部门出具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理批复书》是调整单位有关资产、资金帐目的依据和原始凭证。
  第十三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擅自处置固定资产或在处理过程中有截留、挪用、私分等行为的,由财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并由有关部门追究单位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造成资产大量流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市监察、审计等部门依职责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工作的监督。
  第十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直各类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党派和社会团体。
  第十七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处置依法没收和追缴的不予返还的物品、接受捐赠物品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物品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政府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聋人协会章程

中国聋人协会


中国聋人协会章程

1988年3月14日,中国聋人协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国聋人协会是全国聋人的群众性组织,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专门协会。
第二条 中国聋人协会代表聋人的共同利益,维护聋人的合法权益;为广大聋人服务,推进残疾人事业。
第三条 中国聋人协会的宗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动员社会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聋人,促进聋人平等参预社会生活;鼓励聋人坚持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章 任务
第四条 关心聋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反映聋人的意见和要求,沟通聋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为聋人参预社会生活争取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条 团结聋人遵守国家法律,履行社会义务,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六条 促进聋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科研、社会服务及福利事业;推动预防聋、哑症工作。
第七条 在聋人中培养残疾人工作者。
第八条 对残疾人事业和聋人工作的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
第九条 推动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国手语》的工作;促进聋人专用辅助器具的研究和制作。
第十条 代表中国聋人参加国际活动,开展同各国(地区)间聋人组织的友好往来与合作。

第三章 组织
第十一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中的聋人是中国聋人协会的当然委员,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第十二条 中国聋人协会委员会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会议同期举行。
第十三条 委员会会议职权:
(一)选举主席、副主席;
(二)审议工作;
(三)修改中国聋人协会章程。
第十四条 中国聋人协会的日常工作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常设执行机构办理。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中国聋人协会。


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发《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

财政部 国家环保总局


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发《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

财库[2006]90号


党中央有关部委,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环保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积极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挥政府采购的环境保护政策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现就推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提出如下意见。

一、采购环境标志产品对于树立政府环保形象,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推动企业环保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节约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管理和监督,确保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工作落到实处。

二、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统称采购人)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要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不得采购危害环境及人体健康的产品。

  三、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综合考虑政府采购改革进展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及市场成熟等情况,从国家认可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环境标志产品中,以"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下简称清单)的形式,按类别确定优先采购的范围。

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适时调整清单,并以文件形式公布。

四、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http://www.sepa.gov.cn/)、中国绿色采购网(http://www.cgpn. cn/)为清单的公告媒体。为确保上述信息的准确性,未经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允许,不得转载。

五、清单中的产品有效时间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截止日期为准,超过认证证书有效截止日期的自动失效。

六、采购人采购的产品属于清单中品目的,在性能、技术、服务等指标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清单中的产品。

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政府采购招标文件(含谈判文件、询价文件)中载明对产品(含建材)的环保要求、合格供应商和产品的条件,以及优先采购的评审标准。

八、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未按上述要求采购的,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处理,财政部门视情况可以拒付采购资金。

九、本意见采取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2007年1月1日起在中央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实行,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